【省医学会健康科普】乙肝“小三阳”会传染吗?
来源:感染病学分会 | 作者:彭雪枫 | 发布时间: 848天前 | 560 次浏览 | 分享到:

  大家都知道,乙肝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是传染性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经常听到周围的人说,某某是乙肝“大三阳”,某某某是乙肝“小三阳”。那么究竟什么是乙肝“大三阳”、“小三阳”?

  乙肝“大三阳”是指乙肝三系统检查结果为表面抗原(HBsAg)阳性、e抗原(HBeAg)阳性、核心抗体(抗HBc)阳性。而“小三阳”是指表面抗原(HBsAg)阳性、e抗体(抗-HBe)及核心抗体(抗HBc)阳性。主要是看HBeAg是否为阳性。

  “大三阳”和“小三阳”两种不同的感染状态对于患者而言有什么意义呢?很多人都存在一种错误的认知,认为“小三阳”要好于“大三阳”。无论是否治疗,只要患者由“大三阳”转为“小三阳”,就说明病情得到了控制,同时也没有了传染性,不需要定期监测,也不需要进一步治疗。

  乙肝“小三阳”究竟会不会传染?

  患者是否具有传染性主要是看其血中HBV病毒的复制水平的高低,病毒复制越高,传染性越强。而“大三阳”、“小三阳”只是反映患者机体对于乙肝病毒的免疫状态,并不能说明患者有无传染性。无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只要是有HBV-DNA复制,都具有传染性。通常认为“小三阳”是“大三阳”免疫与病毒博弈或抗病毒治疗后的结果,病毒复制水平会相对下降或检测不到,传染性减小。但有部分慢性乙肝患者乙肝三系统可表现为“小三阳”,但HBV-DNA呈现高水平复制,这是由于患者所感染的病毒存在变异导致的,这类“小三阳”患者仍有较高的传染性。另外需注意的是“大三阳”、“小三阳”也不能反映患者病情的轻重。举个例子,“小三阳”的乙肝肝硬化或肝癌患者和“大三阳”的慢性乙肝患者,他们的病情孰轻孰重?所以患者病情的轻重需要根据患者肝脏功能及肝脏影像等检查结果来进行综合评判。

  乙肝“小三阳”究竟需不需要治疗?

  这需要综合判断,如果乙肝“小三阳”患者存在以下情况则需及时进行治疗:

  1.患者“小三阳”,但HBV-DNA可检测到,肝功能检查提示转氨酶反复升高,并可以排除其他导致肝损的原因,如药物性肝损伤等,则必须进行抗病毒治疗,必要时保肝治疗。

  2.“小三阳”患者,HBV-DNA可检测到,而肝功能持续正常,但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技术,如肝脏弹性成像检查,存在明显肝纤维化,若患者存在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直系亲属存在肝硬化或肝癌的情况),则需抗病毒治疗。若并无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但患者年龄>30岁,也需启动抗病毒治疗。

  3.“小三阳”患者HBV-DNA可检测到,而肝功能持续正常,行肝脏穿刺活检肝组织学提示明显的炎症或纤维化,需行抗病毒治疗。

  4.“小三阳”患者,HBV-DNA可检测到,>30岁,若同时存在肝硬化/肝癌家族史,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

  5.“小三阳”患者,若HBV-DNA可检测到,影像学等检查提示肝硬化,必须进行抗病毒治疗。

  6.“小三阳”患者,若病情已进展至失代偿期肝硬化(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出现了腹水、肝性脑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并发症)、肝衰竭或肝癌,那么无论病毒复制水平如何,均需积极抗病毒治疗。并同时治疗患者肝硬化并发症,改善肝功能,控制肝癌。

 

供稿人:彭雪彬,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

甘肃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学校宣传片  School propaganda 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