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医学会健康科普】饮酒的伤害之小心肝!
来源:感染病学分会 | 作者:彭雪枫 | 发布时间: 848天前 | 597 次浏览 | 分享到:

  很多人为自己的好酒量自豪,殊不知一次大量饮酒就可以对身体多个器官造成损害。如我们的胃肠、肝脏和胰腺,都可以因为大量酒精的摄入被损伤引起炎症。今天我们主要来说一说对肝脏的损伤。

  首先来看一看酒精在体内是如何代谢的?

  酒精摄入后,经口腔黏膜、胃黏膜、小肠粘膜吸收进入血液,肺、肾可排出10%的酒精,而剩余的90%均需要通过肝脏进行代谢,肝脏是酒精最主要的代谢器官,所以过量饮酒会导致肝脏损害。

  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进入肝脏后可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将酒精氧化为乙醛,乙醛是有毒的代谢废物,会直接导致肝脏损伤,影响肝脏功能;但正常情况下,生成的乙醛会进一步在乙醛脱氢酶的催化下转变为无害的乙酸,乙酸转化为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最后代谢为CO2和水排出体外。然而当过量饮酒或乙醛脱氢酶的活性被抑制就会使乙醛累积,就会造成宿醉,若体内长期积累大量的乙醛,就可能损伤肝脏。乙醛脱氢酶活性的高低主要与遗传有关,有时也可以被酒精诱导,经常喝酒使此酶的活性增加,这些是为什么酒量不好的人可以通过“练酒量”而提升酒量。

  脸红的人更能喝?

  乙醛可以使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会让人的脸变红。有些人一喝酒就脸红,并不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酒量好的表现,而是乙醛蓄积导致的,这是由于他们身体内缺乏了使乙醛转变为乙酸的物质,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乙醛脱氢酶。这类人就无法通过练习提升酒量,只会导致乙醛蓄积增加,从而引起肝脏损伤。

  酒精引起肝损伤后会导致什么结局?

  乙醛可影响肝脏的脂肪代谢,长期饮酒会导致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多无症状,在体检时发现。有部分可出现右上腹胀痛、食欲不振、乏力、体重减轻等。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伴随的主要症状有:恶心、呕吐、黄疸、肝脏肿大和压痛。若未及时治疗,且继续饮酒,可进一步发展至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


供稿人:彭雪彬,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

甘肃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学校宣传片  School propaganda film